close

張路華-黃英.jpg

賣場連結:【新格閣】魯派 國家級內畫大師 張路華畫《聊齋誌異》黃英/紅玉 | Yahoo奇摩拍賣

◆方寸裡的藝術美學

款識:黃英 乙酉(2005)年秋月寫聊齋故事於山東 張路華幷記之

          紅玉 乙酉(2005)年秋月

 

【題材簡介】:

《黃英》、《紅玉》均出自清初‧蒲松齡所著文言文短篇小說《聊齋誌異》一書,全書共491篇,內容十分廣泛,多談狐仙、鬼、妖,反映1718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,書中不難看出蒲公將自己親身遭遇投射其中,冷潮熱諷迂腐官僚欺壓百姓的現象,將小說背景轉換到冥界,以陰間鬼差諷刺陽間官吏的惡形惡狀,思想和故事性很強烈,字裡行間將狐鬼俠客化,愛情故事多富於深情款款,比起人類要有情有義多了。

 

【壺作之一】:

《聊齋誌異》《黃英》卷十一 第二篇,這篇故事是說菊花精姐弟種菊、賣菊發家致富的故事;主要角色有三位,分別是書生馬子才、菊花精姊弟陶黃英和陶三郎。

話說,順天(今之河北省)有位馬子才,酷愛菊花。有一天,他聽金陵(今之江蘇省)來的客人說,其表親家中有幾種菊花,是北方所沒有的罕見品種,馬子才心動,立刻就跟著客人趕去金陵,求得了兩株菊花幼苗,馬子才細心包裹好菊苗,當做寶貝一般。

 

在回家的路上,遇到一個少年郎,風姿瀟灑,儀表不俗,倆人就攀談起來。少年自稱姓「陶」,名「三郎」,馬子才和他說到自己求菊的事情,少年卻說:「種無不佳,培溉在人~菊花好壞不在於品種,關鍵在於培育菊花的技術。」倆人說起種菊的事情,言來語往,相談甚歡,馬子才開口邀此姐弟二人同行歸鄉了..

原文:少年曰:「種無不佳,培溉在人。」因與論藝菊之法。馬大悅,問:「將何往?」答云:「姊厭金陵,欲卜居於河朔耳。」馬欣然曰:「僕雖固貧,茅廬可以寄榻。不嫌荒陋,無煩他適。」

 

陶三郎每天去幫馬子才培養菊花,那些枯萎的菊花只要經過他的手都會復活,但陶三郎發現馬子才其實也蠻貧窮的,陶三郎提議賣花維生,結果讓馬子才不高興,說道:「我原以為你是一個風流高士,能安貧樂道,你卻有這種想法,這不是把種菊當做了生意嗎?有辱菊花啊!」陶笑著說:「自食其力不為貪,販花為業不為俗,人固然不可以一味地追求富貴,但也不能刻意追求貧窮啊!」陶三郎就再也不去馬家吃飯了。

原文:陶一日謂馬曰:「君家固不豐,僕日以口腹累知交,胡可為常!為今計,賣菊亦足謀生。」馬素介,聞陶言,甚鄙之,曰:「僕以君風流雅士,當能安貧;今作是論,則以東籬為市井,有辱黃花矣。」陶笑曰:「自食其力不為貪,販花為業不為俗。人固不可茍求富,然亦不必務求貧也。」馬不語,陶起而出。

 

之後,陶三郎姊弟忙著種花賣,很快變得富有,又在村外買了良田二十頃,宅第修建得更漂亮了;至秋,馬子才看見來陶家買花的人絡繹不絕,忍不住上前敲門,準備諷刺責備他一番。陶三郎出來看見子才,拉著他的手請他進門,馬見原先荒蕪的庭院,全都種上了菊花,仔細看,這些品種竟都是自己丟棄的那些殘枝。

 

後來,馬子才跟陶三郎的姐姐黃英結婚,但其實他們姊弟都是菊花精,三郎喝醉之後就會倒地變成菊花;有一次曾友造訪,與陶三郎、馬子才三人較飲,陶爛醉如泥,臥地化為菊,馬子才把菊花連根拔起來,結果菊葉卻越來越憔悴,大懼,奔告黃英。英聞駭曰:「殺吾弟矣!~你害死了陶三郎」奔視之,根株已枯。痛絕,掐其梗,埋盆中,攜入閨中,日灌溉之。馬悔恨欲絕

黃英盆中之花漸萌,九月既開,短幹粉朵,嗅之有酒香,名之「醉陶」,澆以酒則茂。

 

篇末,三郎死後化為「醉陶」;異史氏曰:「青山白雲人,遂以醉死,世盡惜之,而未必不自以為快也。植此種於庭中,如見良友,如見麗人,不可不物色之也。」

 

菊花象徵高潔、清淨,深獲世人喜愛,東晉詩人陶淵明獨愛菊,是因為「菊,花之隱逸者也」。蒲松齡給菊花精取姓陶,名黃英,亦與淡雅風格相適應,其理想是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」之句的心志高遠、安貧樂道精神,但現實面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交鋒的衝突,如馬子才安貧與陶三郎姊弟不為貪、不為俗的理念之爭,最後的馬氏、黃英相互包容的愛情生活,醉陶植於庭中,就如同終日跟好朋友見面,又像面對美貌嬌女一般同在。

文中以幻寫真,力透出深閱世間各種面相的智者對人間百態的審視與思索,在繽紛五彩的世界裡,注入了自己的理想和對世事的參悟。

 

壺作作者張路華畫出了菊花仙黃英栽種的菊花滿園盛開,縱使殘枝劣種也能掇弄得無不佳妙。

 

【壺作之二】:

《聊齋誌異》《紅玉》篇敘述狐女紅玉幫助貧困書生馮相如娶到美麗善良的衛氏女子為妻,後舉一子,取名「福兒」。衛氏貌美溫順,卻遭淫惡之徒宋御史覬覦奪妻,甚至被凌辱至死,馮生遍告無門,行刺又不得,一籌莫展之際,“忽一丈夫吊諸其室”,來得奇特,來得突然,於是又使故事於悽慘絕望中翻騰出仇敵頭落的軒然大波,馮生入牢籠了,與孩子福兒骨肉分離…;感嘆人生太冷酷無情,又有一虯髯俠客為馮生復仇,馮生獲救了!出了獄,回到破敗的家裏,甕無升斗,孤影四壁,他心灰意冷,忽有款門者,紅玉帶着他以為不在人世間的兒子來到他的身邊。從此,馮生的生活又開始了一個新的階段,紅玉幫相如撫育孩子,恢復家業。

 

原文篇末:異史氏曰:其子賢,其父德,故其報之也俠。非特人俠,狐亦俠也,遇亦奇矣!然官宰悠悠,豎人毛髮,刀震震入木,何惜不略移牀上半尺許哉?使蘇子美讀之,必浮白曰:「惜乎擊之不中!」

異史氏說:“兒子賢良,父親品德好,所以才有俠客來報答。不僅人有俠氣,狐狸也有俠氣。境遇真是奇妙!可是官吏悠悠忽忽,令人生氣。那把刀雖然也砍進床的木頭裏,然而為何沒有再往床上再靠近半尺呢?假如當年蘇子美讀到這段故事,他必定會一邊飲酒,一邊驚呼:可惜沒有刺中!”

 

壺之作者張路華,畫著狐俠女「紅玉」帶着「馮相如」以為不在人世的福兒來到他的身邊,展開馮生另一階段的生活。

路華和黃英壺作600.jpg

【作者簡介】:

張路華,1978年生於山東淄博,自幼受其父親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廣慶先生教誨,開啟繪畫藝術的生涯。

 

1995年,內畫作品在德國麥勞皇宮「春之夢」藝術展中獲獎。

 

2000年,內畫作品在第二屆中國(國家級)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中獲金獎,也是工藝美術界最年輕的「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」精品展「金獎」獲得者。

 

2002年,在馬來西亞舉辦了個人內畫展覽,其作品受到國內外收藏愛好者的好評。

 

2000~2003年就讀於南京藝術學院,後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。

 

2010~2014年就讀於中國國家畫院范揚、許欽松山水工作室。

 

2006年被國際鼻煙壺組織授予「中國內畫大師」榮譽稱號。

 

2012年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鼻煙壺專業委員會評為「中國內畫藝術大師」。

 

2016年就讀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修班(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班)。

 

現為中國文化部恭王府傳統內畫專業委員會主任、中國內畫藝術大師、高級工藝美術師、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〈魯派內畫保護單位(傳承人)〉、張廣慶內畫藝術研究院院長、《新內畫藝術》成員。

聊齋-民國78年出版的兒童版.JPG

▲手邊存有民國78年出版的兒童版「聊齋誌異」。

聊齋黃英.png

arrow
arrow

    新格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